《笠翁对韵十二侵》拼音版解释句解题解(拼音打印版)

来源:网络整理 时间:2022-10-31 00:00

笠翁对韵》“十二侵”的“十二”是序号,“侵”是30个平声韵的代表字之一,表示与“侵”归于同一韵部的字。“十二侵”中的“吟”“今”“阴”“林”“金”“临”“深”等都是与“侵”同韵的字。

笠翁对韵十二侵全文

歌对曲,啸对吟。往古对来今。山头对水面,远浦对遥岑。勤三上,惜寸阴。茂树对平林。卞和三献玉,杨震四知金。青皇风暖催芳草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绣虎雕龙,才子窗前挥彩笔;描鸾刺凤,佳人帘下度金针。

登对眺,涉对临。瑞雪对甘霖。主欢对民乐,交浅对言深。耻三战,乐七擒。顾曲对知音。大车行槛槛,驷马骤骎骎。紫电青虹腾剑气,高山流水识琴心。屈子怀君,极浦吟风悲泽畔;王郎忆友,扁舟卧雪访山阴。

笠翁对韵十二侵拼音版

shíèrqīn

ɡēduìxiàoduìyínwǎnɡɡǔduìláijīnshāntóuduìshuǐmiànyuǎnduìyáocénqínsānshànɡcùnyīnmàoshùduìpínɡlínbiànsānxiànyánɡzhènzhījīnqīnɡhuánɡfēnɡnuǎncuīfānɡcǎobáichénɡɡāozhēnxiùdiāolónɡcáichuānɡqiánhuīcǎimiáoluánfènɡjiārénliánxiàjīnzhēn

dēnɡduìtiàoshèduìlínruìxuěduìɡānlínzhǔhuānduìmínjiāoqiǎnduìyánshēnchǐsānzhànqínɡùduìzhīyīnchēxínɡjiànjiànzhòuqīnqīndiànqīnɡhónɡténɡjiànɡāoshānliúshuǐshíqínxīn怀huáijūnyínfēnɡbēipànwánɡlánɡyǒupiānzhōuxuě访fǎnɡshānyīn

拼音参考书籍:《笠翁对韵(精)--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》、《笠翁对韵--中小学传统文化经典》、《笠翁对韵趣味识字诀》、《笠翁对韵(注音注释本)》

《笠翁对韵·十二侵》全文注音拼音版,可直接打印。点击查看拼音版效果

标准格式的WORD打印文档,DOC格式,保存此版本方便打印和收藏。点击下载

《笠翁对韵十二侵》拼音版解释句解题解(拼音打印版)

笠翁对韵十二侵·其一

〖原文〗

歌对曲,啸对吟,往古对来今。

山头对水面,远浦对遥岑。

勤三上,惜寸阴,茂树对平林。

卞和三献玉,杨震四知金。

青皇风暖催芳草,白帝城高急暮砧。

绣虎雕龙,才子窗前挥彩笔;描鸾刺凤,佳人帘下度金针。

〖注释〗

①啸:人撮(cuō)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。②吟:有节奏地诵读。③往古:从前。④来今:现今;现世。⑤远浦:远处的山边。浦:山边;河岸。⑥遥岑:远处陡峭的小山崖。岑:小而高的山。⑦三上:指马上、枕上、厕上。⑧寸阴:短暂的光阴。⑨平林:平原上的树林。⑩卞和:一作和氏。春秋时楚国人。相传他得到一块玉璞(pú),曾三次向楚王呈献。⑪杨震:字伯起,弘农华阴(今属陕西)人。汉安帝时曾任太尉。为官清廉。⑫四知:指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你知。⑬青皇:即青帝,传说中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。⑭芳草:香草。⑮白帝城:古城名。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。筑于东汉初年。⑯急:急促。⑰砧:指捣衣石。⑱绣虎:三国时的曹植文才出众,人称绣虎。后用来指擅长诗文、词藻(zǎo)华丽的人。⑲雕龙:比喻善于修饰文字或刻意雕琢(zhuó)文字。⑳彩笔:指词藻华丽的文笔。㉑鸾: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。㉒刺:刺绣,一种手工艺,用彩色丝线在纺织品上绣出花鸟、景物等。㉓佳人:美人。㉔度金针:指用针刺绣。金针:针的美称。

〖译文〗

歌与曲对应,啸与吟对应,往古与来今对应。

山头与水面对应,远浦与遥岑对应。

在马上、枕上、厕上勤奋用功,珍惜短暂的光阴,茂树与平林对应。

卞和三次把玉献给楚王,杨震拒绝收金是因为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你知。

春天的暖风催促香草生长,高高的白帝城晚上传来急促的捣衣声。

才子在窗前挥笔写作词藻华丽的文章,美人在帘下用金针刺绣鸾凤。

〖句解〗

1、歌对曲,啸对吟:啸,撮口吹出声音,《诗经·召南·江有汜》“不我过,其啸也歌”,郑玄笺“啸,蹙口而出声”。吟,吟咏,诵读。“歌”“曲”是同义词;“啸”“吟”皆指从嘴里发出声音,语义也相类,只是方式有所不同。平仄上,“歌”“吟”是平声,“曲”“啸”是仄声。语法上,第一组是名词,第二组是动词。

2、往古对来今:往古,从前、过去。来今,今天、当下。《鹖冠子·世兵》:“往古来今,事孰无邮。”这两个词语可以理解为已经过去的从前、正在走来的现在,这是古人对时间变化的一种理解,时间好像流水,如孔子所谓“逝者如斯夫”。平仄上,“往古”是仄仄,“来今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二者都是定中结构,由动词“往”“来”修饰时间名词“古”“今”。

3、山头对水面,远浦对遥岑(cén):远浦,远处的港湾,《夜航船·地理部》记载了“潇湘八景”,“远浦归帆”即是其中一景;浦,河岸,可以泊船的水湾。遥岑,指远处的小山,宋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“楚天千里清秋,水随天去秋无际。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”;岑,《尔雅·释山》“山小而高曰岑”。平仄上,“山头”是平平,“水面”是仄仄;“远浦”是仄仄,“遥岑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都是定中结构。

4、勤三上,惜寸阴:三上,宋欧阳修《归田录》曰:“钱思公虽生长富贵,而少所嗜好。在西洛时,尝语僚属言:‘平生惟好读书,坐则读经史,卧则读小说,上厕则阅小辞,盖未尝顷刻释卷也。’谢希深亦言:‘宋公垂同在史院,每走厕必挟书以往,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,其笃学如此。’余因谓希深曰:‘余平生所作文章,多在三上:乃马上、枕上、厕上也。’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。”欧阳修说他所作的文章多,即马上、枕上、厕上完成,非常勤奋。惜寸阴,珍惜时间的意思,出自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的“圣人不贵尺之璧,而重寸之阴,时难得而易失也”,后人常用此语,如《晋书·陶侃传》中“(陶侃)常语人曰:‘大禹圣人,乃惜寸阴;至众人,当惜分阴’”;寸阴,古人常曰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”,古人用寸金和寸阴来比拟,说明光阴的短暂和宝贵。平仄上,“勤三上”是平平仄,“惜寸阴”是仄仄平。惜,《广韵》“思积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上下联不甚对仗。“勤三上”是勤于三上的意思,故而是述补结构;“惜寸阴”是动宾结构。

5、茂树对平林:茂树,繁盛茂密的树。平林,平原上的林木;《诗经·小雅·车舝》“依彼平林,有集维鷮”,毛亨传“平林,林木之在平地者也”;唐李白《菩萨蛮》有“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”。平仄上,“茂树”是仄仄,“平林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二者都是定中结构。

6、卞和三献玉,杨震四知金:上联的典故出自《韩非子·和氏》:“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而献之厉王,厉王使玉人相之,玉人曰:‘石也。’王以和为诳,而刖其左足。及厉王薨,武王即位,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,武王使玉人相之,又曰:‘石也。’王又以和为诳,而刖其右足。武王薨,文王即位,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,三日三夜,泣尽而继之以血。王闻之,使人问其故,曰:‘天下之刖者多矣,子奚哭之悲也?’和曰:‘吾非悲刖也,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,贞士而名之以诳,此吾所以悲也。’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,遂命曰:‘和氏之璧。’”楚国人和氏得到一块玉璞,先后献给厉王、武王,玉匠都不识货,和氏被视为骗子,被两位楚王先后砍掉了左脚和右脚。文王即位的时候,和氏抱着这块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,眼睛都哭出血来了。文王找人剖开这块玉璞,果然得到了价值连城的宝玉,制作成了一块璧,谓之“和氏璧”。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谓“昔卞和献宝,楚王刖之”,把和氏称为“卞和”。下联出自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,“杨震字伯起,弘农华阴人也。……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,举茂才,四迁荆州刺史、东莱太守”,“当之郡,道经昌邑,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,谒见,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。震曰:‘故人知君,君不知故人,何也?’密曰:‘暮夜无知者。’震曰:‘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谓无知!’密愧而出”。杨震博览群书,为官清廉。他之前所推荐的荆州茂才王密,大晚上怀揣十斤金来谒见杨震,杨震拒收。王密说:“晚上无人知道。”杨震说:“天知、神知、我知、你知,怎么能说‘无人知道’!”此“天知”“神知”“我知”“你知”即“四知”。平仄上,上联是仄平平仄仄,下联是平仄仄平平。语法上,上下联不太对仗,“卞和”对“杨震”都是指人名词;“三献玉”对“四知金”,都是数词和动宾结构组合。不过,上联的“三”是指动作(献玉)的次数,下联的“四”是“知金”的主语;“知”不是杨震发出的动作,“献”是卞和发出的。上联是主谓结构,下联不是;“三献玉”是状中结构,“四知金”则属于主谓结构。可见此联不对仗。

7、青皇风暖催芳草,白帝城高急暮砧(zhēn):青皇,即青帝,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,又称苍帝、木帝,唐黄巢《题菊花》“他年我若为青帝,报与桃花一处开”;古代神话的五大天帝,除了青帝还有位于西方的白帝、主宰南方的赤帝、主宰北方的黑帝、中央的黄帝。催芳草,是指春天的暖风刮来,万物复苏,花草开始生长。宋张耒《偶成》“风送落花填小堑,雨催芳草上空墙”,这里是写雨的滋润使得芳草长势更加茂盛。下联出自唐杜甫《秋兴》诗之一“寒衣处处催刀尺,白帝城高急暮砧”,描写冬天临近,人们在忙着赶制御寒的冬衣,白帝城高,使得傍晚的捣衣声听起来更加急迫。此时杜甫正寓居四川,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,百姓流离失所,家园狼烟四起。“砧”和“捣衣”的描写多与远别家乡的战士有关,此诗一“催”一“急”相对,都是动词用法,写出了思妇们忙于给远方戍边打仗的丈夫制作寒衣的情景,也写出了杜甫对前线战况的担忧。白帝城,在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山,东汉初公孙述在此筑城,自称“白帝”,故名;唐李白有《早发白帝城》“朝辞白帝彩云间,千里江陵一日还。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”。砧,捣衣石;捣衣就是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布匹,是制作寒衣前的一道工序,常常在秋天的傍晚或入夜时候进行,如北周庾信《夜听捣衣》“秋夜捣衣声,飞度长门城”,唐李白《子夜吴歌·秋歌》“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秋风吹不尽,总是玉关情”。此处说“暮砧”,指的就是傍晚之后的捣衣声。平仄上,上联是平平平仄平平仄,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。白,《广韵》“傍陌切”,入声;急,《广韵》“居立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。主语“青皇风暖”“白帝城高”也是主谓结构,谓语“催芳草”“急暮砧”都是动宾结构。两句的结构所表达出来的意义是:青皇风暖这种状况催生了草木的芬芳茂盛,是白帝城的高耸带来了暮砧急切的感觉。

8、绣虎雕龙,才子窗前挥彩笔;描鸾刺凤,佳人帘下度金针:绣虎,根据《汉语大词典》,《类说》卷四引《玉箱杂记》“曹植七步成章,号绣虎”,“绣”谓其词华隽美,“虎”谓其才气雄杰,后遂以“绣虎”称擅长诗文、词藻华丽者。雕龙,根据《汉语大词典》,也是比喻善于修饰文辞,语出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;奭也文具难施;淳于髡久与处,时有得善言。故齐人颂曰:‘谈天衍,雕龙奭,炙毂过髡。’”裴骃《史记集解》引刘向《别录》:“驺奭修衍之文,饰若雕镂龙文,故曰‘雕龙’。”彩笔,南朝梁钟嵘《诗品》卷中载:“初,淹罢宣城郡,遂宿冶亭,梦一美丈夫,自称郭璞,谓淹曰:‘吾有笔在卿处多年,可以见还。’淹探怀中,得五色笔以授之。尔后为诗,不复成语,故世传‘江淹才尽’。”据说江淹年少时,曾梦人授以五色笔,从此文思大进,后来再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索还此笔,之后就江郎才尽了。描鸾刺凤,形容女子刺绣功夫很高,亦称“描龙刺凤”“描龙绣凤”,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“诗词歌赋,琴棋书画,描龙刺凤,女工针指,饮馔酒浆,无所不通”。度金针,传授刺绣的秘法、诀窍,比喻把秘法传给别人,金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三“鸳鸯绣了从教看,莫把金针度与人”。金针,针的美称,典出唐冯翊子《桂苑丛谈·史遗》“(采娘)七夕夜陈香筵祈于织女。是夕梦云舆雨盖,蔽空驻车,命采娘曰:‘吾织女,祈何福?’曰:‘愿丐巧耳。’乃遗一金针,长寸余,缀于纸上,置裙带中,令三日勿语,汝当奇巧”,七月七日的晚上,采娘向天上的织女祷告希望得到智巧,于是织女就送给她一根金针。平仄上,上联是仄仄平平,平仄平平平仄仄;下联是平平仄仄,平平平仄仄平平。语法上,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:“绣虎雕龙”“描鸾刺凤”为并列结构,作主语;谓语部分“才子窗前挥彩笔”“佳人帘下度金针”也是主谓结构,对主语进行具体解说。

〖典故〗

卞和三献玉: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了一块玉石,先后献给楚国厉王和武王,都被认为是欺诈,还被截去了双脚。等到楚文王时,这块玉石终于得到了赏识,并被琢磨成了宝玉,也就是著名的“和氏璧”。

杨震四知金:东汉弘农人杨震通晓经书,人称“关西孔子”。他任荆州刺史时,有人向他行贿黄金十斤,并说“夜深人静,没人会知道”。杨震拒绝道: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,怎么说没人知道呢?”后人用此事形容为官清廉、洁身自好。

《笠翁对韵十二侵》拼音版解释句解题解(拼音打印版)

笠翁对韵十二侵·其二

〖原文〗

登对眺,涉对临,瑞雪对甘霖。

主欢对民乐,交浅对言深。

耻三战,乐七擒,顾曲对知音。

大车行槛槛,驷马骤骎骎。

紫电青虹腾剑气,高山流水识琴心。

屈子怀君,极浦吟风悲泽畔;王郎忆友,扁舟卧雪访山阴。

〖注释〗

①眺:往远处看。②涉:徒步过水,泛指从水上经过。③临:从上往下看。④瑞雪:应时的好雪。⑤甘霖:适时的好雨。⑥主:君主。⑦交浅:交情不深。⑧言深:交谈时推心置腹。⑨耻三战:指春秋时的鲁国将领曹沫以与齐国作战时三次都被打败为耻。⑩七擒:指三国时诸葛亮七次生擒西南少数民族的一个酋(qiú)长孟获。⑪顾曲:回头看弹奏曲子的人。顾:回头。⑫知音:懂得音乐的内涵。也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。⑬大车:古代指牛车。⑭槛槛:车前行时发出的声音。⑮驷马:驾一辆车的四匹马。⑯骤:马奔跑。⑰骎骎:马疾速奔驰的样子。⑱紫电:紫色的光芒。一说指古宝剑名。⑲青虹:彩虹。一说指古宝剑名。⑳腾:闪现。㉑剑气:剑的光芒。㉒高山流水:指琴曲表达的是高山和流水,后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。㉓琴心:琴声表达的情意或内容。㉔屈子:指屈原,名平,字原。楚国贵族,曾任左徒、三闾(lǘ)大夫等职。作品有《离骚》《天问》等。㉕君:指楚怀王,战国时楚国国君。去秦国访问时被扣留,后死在秦国。㉖极浦:极远的水边。浦:水边。㉗风:指《悲回风》,《楚辞·九章》中的篇名,屈原作。通篇忧郁愤懑(mèn),表达了宁死不随俗的决心。㉘泽畔:水泽旁边。畔:旁边。㉙王郎:指王徽之,字子猷(yóu),王羲之的儿子。性放荡不羁(jī),曾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及黄门侍郎。㉚扁舟:小船。㉛山阴:旧县名。因在会稽山之阴(北)而得名,治今浙江绍兴市。

〖译文〗

登与眺对应,涉与临对应,瑞雪与甘霖对应。

主欢与民乐对应,交浅与言深对应。

曹沫对三战皆败感到羞耻,诸葛亮七擒孟获使他心悦诚服,顾曲与知音对应。

牛车前行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,四匹马拉的车疾速奔驰。

宝剑闪现出紫色和彩虹一样的光芒,从琴曲中就能听出志在高山和志在流水。

屈原怀念自己的国君,在极远的水边忧伤地吟诵《悲回风》;王徽之想念朋友,在雪天里乘坐小船从山阴前去拜访。

〖句解〗

1、登对眺,涉对临:登,往高处爬;眺,往远处看。涉,徒步过河;临,从上面往下看。语义上,“登”“涉”皆是人的位移动作,前者一般指登山,后者一般指渡水;“眺”“临”都是人视觉上的动作,前者的对象是远处,后者的对象是低处。这两组词语对仗不甚工整,若改为“登”与“涉”相对、“眺”与“临”对仗,似乎更好。平仄上,“登”“临”是平声,“眺”“涉”是仄声。语法上,四个词语都是行为动词。

2、瑞雪对甘霖:瑞雪,应时好雪,以能杀虫保温,多视为丰年的预兆,故称,过去常说“瑞雪兆丰年”。甘霖,对农作物有好处的降水,过去亦有“久旱逢甘霖”的俗语。平仄上,“瑞雪”是仄仄,“甘霖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两个词语都是定中结构。

3、主欢对民乐,交浅对言深:主欢,在上位者高兴,唐戴叔伦《春日早朝应制》“仙仗肃朝官,承平圣主欢”,唐李白《送窦司马贬宜春》“天马白银鞍,亲承明主欢”。民乐,百姓欢乐,唐齐己《寄当阳张明府》“吏愁清白甚,民乐赋输忘”。交浅,交情不深;言深,谈话深入。出自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:“客有见人于服子者,已而请其罪。服子曰:‘公之客独有三罪:望我而笑,是狎也;谈语而不称师,是倍也;交浅而言深,是乱也。’客曰:‘不然。夫望人而笑,是和也;言而不称师,是庸说也;交浅而言深,是忠也。’”平仄上,“主欢”是仄平,“民乐”是平仄;“交浅”是平仄,“言深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四个词语都是主谓结构。

4、耻三战,乐七擒:耻三战,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载,鲁仲连遗燕将书,其中有言曰:“且吾闻之,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,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。……曹子为鲁将,三战三北,而亡地五百里。乡使曹子计不反顾,议不还踵,刎颈而死,则亦名不免为败军禽将矣。曹子弃三北之耻,而退与鲁君计。桓公朝天下,会诸侯,曹子以一剑之任,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,颜色不变,辞气不悖,三战之所亡,一朝而复之。天下震动,诸侯惊骇,威加吴、越。”曹子,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曹沫,根据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记载:“曹沫者,鲁人也,以勇力事鲁庄公。庄公好力。曹沫为鲁将,与齐战,三败北。鲁庄公惧,乃献遂邑之地以和,犹复以为将。”鲁国和齐国交战,三战三败,鲁庄公只好献地求和。齐鲁在柯地会盟的时候,曹沫用匕首劫持齐桓公,令齐答应尽数归还鲁国的土地。故而鲁仲连称赞他“弃三北之耻”,不恶小耻,最终能做到“三战之所亡,一朝而复之”。乐七擒,说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。据东晋习凿齿《汉晋春秋·后主》载:“建兴三年,亮在南中,所在战捷。闻孟获者,为夷、汉并所服,募生致之。既得,使观于营阵之间,问曰:‘此军何如?’获对曰:‘向者不知虚实,故败。今蒙赐观看营阵,若只如此,即定易胜耳。’亮笑,纵使更战,七纵七擒,而亮犹遣获。获止不去,曰:‘公,天威也,南人不复反矣。’遂至滇池。”诸葛亮七次生擒南中的部落首领孟获,又七次释放了他,最后孟获心悦诚服,跟随诸葛亮去成都为官,蜀汉顺利收服了南方各族的民心。乐,琅环阁藏本作“示”,今本则多作“乐”。然“示”与“耻”不相对。故本书从今本作“乐”。平仄上,“耻三战”是仄平仄,“乐七擒”是仄仄平。七,《广韵》“亲吉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上下联都是动宾结构。“耻”“乐”在这里都是意动用法。宾语“三战”“七擒”都是状中结构,指三战之事、七擒之事。

5、顾曲对知音:顾曲,典出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周瑜年少时精通音乐,每每在宴会上听出乐声中的阙误,就会回头看看。所以当时人编了歌谣说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。后来引申为欣赏乐曲的意思,清孔尚任《桃花扇·侦戏》“一片红毺铺地,此乃顾曲之所”。顾,本是回首的意思,引申为看。知音,懂得音律,《礼记·乐记》“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,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,知乐则几于礼矣”;引申为知己的意思,典出《列子·汤问》“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,钟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!’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!’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”。两个词语皆与音乐有关。平仄上,“顾曲”是仄仄,“知音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两个词语都是动宾结构。

6、大车行槛槛(jiàn),驷马骤骎骎(qīn):上联出自《诗经·王风·大车》“大车槛槛,毳衣如菼”,郑玄笺“槛槛,车行声也”。大车,牛拉的载重的车。下联出自《诗经·豳风·鹿鸣之什》“驾彼四骆,载骤骎骎”。驷,古人称驾一车之四马或四马所驾之车为驷;骤,马疾走;骎骎,马快速奔跑的样子。平仄上,上联是仄平平仄仄,下联是仄仄仄平平。语法上,两句都是主谓结构。

7、紫电青虹腾剑气,高山流水识琴心:紫电,古宝剑名,晋崔豹《古今注·舆服》中提到“吴大皇帝有宝刀三,宝剑六”,其中有一剑名“紫电”。青虹,本是彩虹的意思,后来亦作宝剑之名。下联用的是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,典出《列子·汤问》,见注释⑤。钟子期懂得伯牙的琴声中所包含的志趣,伯牙志在高山或流水,他都能辨识出来。平仄上,上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,下联是平平平仄仄平平。识,《广韵》“赏职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“紫电青虹”对“高山流水”,为并列结构;“腾剑气”对“识琴心”,都是动宾结构。不过,上下联的整体结构关系不同:“紫电青虹”是句子的主语,上联是主谓结构;“高山流水”是状语,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音懂得伯牙之心,下联是状中结构。

8、屈子怀君,极浦吟风悲泽畔;王郎忆友,扁(piān)舟卧雪访山阴:上联出自《楚辞·渔父》“屈原既放,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,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”和《楚辞·九叹》的“吟泽畔之江滨”。屈子,指战国末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,“子”是先秦对男子的美称。极浦,遥远的水滨,《楚辞·九歌·湘君》“望涔阳兮极浦,横大江兮扬灵”,王逸注“极,远也;浦,水涯也”。泽畔,湖边、江边;泽,水积聚的地方。下联出自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子猷居山阴,夜大雪,眠觉,开室命酌酒,四望皎然。因起彷徨,咏左思招隐诗。忽忆戴安道。时戴在剡,即便夜乘小舟就之。经宿方至,造门不前而返。人问其故,王曰:‘吾本乘兴而行,兴尽而返,何必见戴?’”王郎,指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,字子猷,东晋名士。戴逵,字安道,东晋画家。王徽之住在山阴时,有天晚上下了大雪,他醒来饮酒吟诗,忽然想起好友戴逵来,于是乘小船去剡地看望他。一夜方至,到的时候兴致已尽,竟不去造访就直接回家去了。扁舟,小船。平仄上,上联是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平仄仄;下联是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屈,《广韵》“区勿切”,入声;极,《广韵》“渠力切”,入声;泽,《广韵》“场伯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“屈子怀君”对“王郎忆友”,是主谓结构;“极浦吟风悲泽畔”对“扁舟卧雪访山阴”,皆为状中结构。为了化用典故和构成对仗,作者将“山阴”“雪”等用入对联,其实存在很多问题:首先,屈原是在泽畔行吟,“泽畔”是动作发生的处所,而“山阴”并不是王徽之造访的地方,是王徽之当时所居之处;其次,“卧雪访山阴”亦不合逻辑,因为“卧雪”是静态的,“访山阴”是位移的动作。

〖典故〗

王郎忆友:王郎:指东晋人王子猷,他曾酒后突发感想,意欲连夜去拜访山阴友人戴逵,经过一夜跋涉,到了友人门前却又没了见朋友的兴致,于是便起身返回了,说道:“乘兴而来,兴尽而返,何必见戴?”

《笠翁对韵十二侵》拼音版解释句解题解(拼音打印版)

笠翁对韵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