笠翁对韵九青句解版
九青
其一
庚对甲,巳对丁[1]。
魏阙对彤庭[2]。
梅妻对鹤子,珠箔对银屏[3]。
鸳浴沼,鹭飞汀[4]。
鸿雁对鹡鸰[5]。
人间寿者相,天上老人星[6]。
八月好修攀桂斧,三春须系护花铃[7]。
江阁秋登,一水净连天际碧;石栏晓倚,群山秀向雨余青[8]。
句解
1、庚对甲,巳对丁:两组词都是干支里的项,古人以“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”和“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”相配,“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”和“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”相配,排列组合成六十组,用以纪年、月、日,周而复始,循环使用。平仄上,“庚”“丁”是平声,“甲”“巳”是仄声。语法上,四个词语皆是名词。
2、魏阙(què)对彤庭:魏阙,古代宫门外两边的楼观,用来借指朝廷,《庄子·让王》“身在江海之上,心居乎魏阙之下”。彤庭,汉代宫廷,用朱漆涂饰,汉班固《西都赋》“于是玄墀扣砌,玉阶彤庭”;后用来泛指皇宫,唐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“彤庭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”。平仄上,“魏阙”是仄仄,“彤庭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二者都是指建筑物的名词;二者结构上不甚对仗,“魏阙”是同义并列结构,“彤庭”则是定中结构。
3、梅妻对鹤子,珠箔对银屏:梅妻、鹤子,指的是宋代隐逸诗人林逋的典故,清吕留良等《<和靖诗钞>序》“逋不娶,无子,所居多植梅、畜鹤。泛舟湖中,客至,则放鹤致之,因谓‘梅妻鹤子’云”。林逋隐居杭州孤山,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。珠箔、银屏,出自唐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“揽衣推枕起徘徊,珠箔银屏迤逦开”。珠箔,珠帘;银屏,镶银的屏风。平仄上,“梅妻”是平平,“鹤子”是仄仄;“珠箔”是平仄,“银屏”是平平。箔,《广韵》“傍各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四者都是定中结构。
4、鸳浴沼,鹭飞汀:鸳浴沼,鸳鸯在水池中游弋;沼,水池。汀,水洲,水边平整的沙地。诗文中,白鹭经常在沙汀出没,如唐李白《送殷淑三首》其三“醉歌惊白鹭,半夜起沙滩”,唐贾岛《送朱可久归越中》“汀鹭潮冲起,船窗月过虚”。平仄上,“鸳浴沼”是平仄仄,“鹭飞汀”是仄平平。语法上,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。
5、鸿雁对鹡鸰(jí líng):鸿雁,即大雁,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“王立于沼上,顾鸿雁麋鹿”;后常用来借指书信,“鸿雁往来”,指互相通信。鸿、雁,都是大雁的意思,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“鸿雁于飞,肃肃其羽”,毛亨传曰“大曰鸿,小曰雁”。鹡鸰,鸟名,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守塉》“鹍鹏戾赤霄以高翔,鹡鸰傲蓬林以鼓翼”,还可写作“脊令”“脊鸰”;常用来比喻兄弟,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”。二者经常在诗中并提,比如宋黄庭坚《和答元明黔南赠别》“急雪脊令相并影,惊风鸿雁不成行”。平仄上,“鸿雁”是平仄,“鹡鸰”是仄平。鹡,《集韵》“资昔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二者都是指鸟的名词,但其内部结构不甚相对,“鸿雁”是并列结构,“鹡鸰”是联绵词。
6、人间寿者相,天上老人星:相,佛教称一切事物的外观形状叫“相”;佛教有四相,《金刚经》曰“须菩提!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,于尔所世,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。是故须菩提!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生无所住心。若心有住,即为非住。是故佛说:‘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’”。寿者相,就是人之所谓寿命、所谓生命的期限。老人星,指的是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星,古人认为它象征长寿,故又名“寿星”。平仄上,上联是平平仄仄仄,下联是平仄仄平平。语法上,上下联都是定中结构。
7、八月好修攀桂斧,三春须系护花铃:攀桂,攀援或攀折桂枝,古代用来比喻科举及第,又称“蟾宫折桂”“折桂”,唐杜甫《同豆卢峰知字韵》“梦兰他日应,折桂早年知”。《汉语大词典》认为“攀桂”这个典故出自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武帝于东堂会送,问诜曰:‘卿自以为何如?’诜对曰:‘臣举贤良对策,为天下第一,犹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。’”护花铃,为保护花朵、驱赶鸟雀而设置的铃,典出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花上金铃》:“天宝初,宁王(按,指李宪)日侍好声乐,风流蕴藉,诸王弗如也。至春时,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,密缀金铃,系于花梢之上。每有鸟鹊翔集,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,盖惜花之故也。”宁王李宪非常爱惜花木。他会在春天的时候给花枝系上红色的丝绳,上面缀满金铃。如果有鸟雀飞来,就让园吏拉铃绳吓走它们,以保护花木不受鸟雀的啄食。三春,春季有三个月,称孟春、仲春、季春,故三春指春天。平仄上,上联是仄仄仄平平仄仄,下联是平平平仄仄平平。八,《广韵》“博拔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。主语“八月”对“三春”,都是数词修饰时间名词的定中结构;谓语“好修攀桂斧”“须系护花铃”是状中结构,陈述“八月”“三春”所当做之事。
8、江阁秋登,一水净连天际碧;石栏晓倚,群山秀向雨余青:上联化自唐李白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”。江阁,江边的高楼,宋晏几道《愁倚阑令》“凭江阁,看烟鸿。恨春浓”;此当指黄鹤楼。下联当化自宋曹勋《山居杂诗》“水阔夕阳红,雨余群山秀”。石栏,石头雕的栏杆。雨余,刚下过雨之后的时刻,这时空气特别湿润,山总是特别青翠,花木也显得特别娇嫩,比如宋蔡伸《菩萨蛮》“双双紫燕来华屋,雨余芳草池塘绿”,宋陆游《晨起》“徐行梧楸阴,爱此雨余绿”和《春晓东郊送客》“雨余气清润,迨我送客时”,皆是这种意境的描写。平仄上,上联是平仄平平,仄仄仄平平仄仄;下联是仄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阁,《广韵》“古落切”,入声;石,《广韵》“常隻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“江阁秋登”对“石栏晓倚”,都是主谓结构;主语“江阁”“石栏”都是动作的对象;“秋登”“晓倚”都是状中结构作谓语。今本“秋登”或作“凭临”,“晓倚”或作“闲倚”,不如“秋登”“晓倚”对仗工整,故不取。“一水净连天际碧”对“群山秀向雨余青”,也是主谓结构。
其二
危对乱,泰对宁[1]。
纳陛对趋庭[2]。
金盘对玉箸,泛梗对浮萍[3]。
群玉圃,众芳亭[4]。
旧典对新型[5]。
骑牛闲读史,牧豕自横经[6]。
秋首田中禾颖重,春余园内菜花馨[7]。
旅次凄凉,塞月江风皆惨淡;筵前欢笑,燕歌赵舞独娉婷[8]。
句解
1、危对乱,泰对宁:泰,安宁的意思。平仄上,“危”“宁”是平声,“乱”“泰”是仄声。语法上,四者都是形容词。
2、纳陛对趋庭:纳陛,根据《汉语大词典》,是古代帝王赐给有殊勋的诸侯或大臣的“九锡(赐)”之一,凿殿基为登升的陛级,纳之于檐下,不使尊者露而升,故名。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诸侯之有德,天子锡之,一锡车马……五锡纳陛。”趋庭,出自《论语·季氏》“(孔子)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‘学诗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诗,无以言。’鲤退而学诗。他日,又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曰:‘学礼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’‘不学礼,无以立。’鲤退而学礼。”后来用“趋庭”表示子承父教。平仄上,“纳陛”是仄仄,“趋庭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二者都是动补结构。
3、金盘对玉箸,泛梗对浮萍:玉箸,玉做的筷子。泛梗,典出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。桃梗谓土偶人曰:‘子,西岸之土也,挺子以为人。至岁八月,降雨下,淄水至,则汝残矣。’土偶曰:‘不然,吾西岸之土也,土则复西岸耳。今子东国之桃梗也,刻削子以为人,降雨下,淄水至,流子而去,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。’”有土做的人偶和桃木做的人偶讲话。桃木人对泥偶人说:“你本来就是西岸的土,人们把你做成人。到八月下雨的时候,水一涨,你就被水冲坏啦!”泥偶人就说:“我本来就是西岸的泥巴,冲坏了就回到西岸做泥巴。而你是东国的桃木,人们把你刻削成人。下雨的时候,水把你冲走,那你就不知道漂到哪里去啦。”后来就用“泛梗”比喻漂泊。浮萍,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,用来比喻漂泊不定的人或身世,唐杜甫《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》“相看万里外,同是一浮萍”。平仄上,“金盘”是平平,“玉箸”是仄仄;“泛梗”是仄仄,“浮萍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四者都是定中结构。“泛梗”“浮萍”二词表示浮游之梗、漂泊之萍的意思。
4、群玉圃,众芳亭:群玉,《穆天子传》卷二“天子北征,东还,乃循黑水。癸巳,至于群玉之山……先王之所谓策府”,郭璞注“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,所谓藏之名山者也”。唐李白《清平调》有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”,以此形容杨玉环之绝世容貌。众芳,本指百花,如宋林逋《山园小梅》“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”;古有修众芳亭者,如元王恽《秋涧集》有《题李巨川众芳亭》,曰“主人襟韵有余馨,俯仰乾坤一草亭”。平仄上,“群玉圃”是平仄仄,“众芳亭”是仄平平。语法上,二者都是定中结构。
5、旧典对新型:旧典,旧的制度、规则,《尚书·君牙》“君牙,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”,孔颖达疏“惟当奉用先世正官之法,诸臣所行故事旧典,于是法则之”。新型,新的类型、式样。平仄上,“旧典”是仄仄,“新型”是平平。语法上,两个词语都是定中结构。
6、骑牛闲读史,牧豕(shǐ)自横经:上联典故与唐李密有关。据《新唐书·李密传》载,“李密,字玄邃,一字法主,其先辽东襄平人”,“(李密)闻包恺在缑山,往从之。以蒲鞯乘牛,挂《汉书》一帙角上,行且读。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,按辔蹑其后,曰:‘何书生勤如此?’密识素,下拜。问所读,曰:‘《项羽传》。’因与语,奇之”。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,就去找寻;他骑在牛上,把《汉书》挂在牛角上,且行且读。下联说的是汉公孙弘的故事。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载:“公孙弘,菑川薛人也。少时为狱吏,有罪,免。家贫,牧豕海上。年四十余,乃学《春秋》杂说。”公孙弘少年时候曾以给人放猪为生。豕,猪。横经,横陈经籍,指受业或读书,清丁耀亢《蚺蛇胆》有“长歌自反,挂角横经歌夜旦。我想古人多少牧豕饭牛,后来发迹,做了一代名臣,何况俺杨椒山”。平仄上,上联是平平平仄仄,下联是仄仄仄平平。读,《广韵》“徒谷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“骑牛”与“闲读史”、“牧豕”与“自横经”,皆表示两个同时进行的行为,是并列的动词结构关系。
7、秋首田中禾颖重,春余园内菜花馨:秋首,就是首秋,指农历七月,南朝梁元帝《纂要》“七月孟秋,亦曰初秋、首秋”。禾颖,谷物带芒的穗,唐太宗《幸武功庆善宫》“芸黄遍原隰,禾颖积京畿”。春余,春天将尽未尽之时,唐孟浩然《山中逢道士云公》“春余草木繁,耕种满田园”。馨,芳香。平仄上,上联是平仄平平平仄仄,下联是平平平仄仄平平。语法上,两句对仗工整,都是状中结构:“秋首”“春余”是时间状语,“田中”“园内”是地点状语;“禾颖重”“菜花馨”是主谓结构。
8、旅次凄凉,塞月江风皆惨淡;筵前欢笑,燕(yān)歌赵舞独娉(pīng)婷:旅次,旅游居住的所在;次,宿处,《周易·旅》“旅即次,怀其资,得童仆贞”,王弼注“次者,可以安行旅之地也”。旅居总是孤独凄清的,故曰“旅次凄凉”,如唐杜甫《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》“老夫转不乐,旅次兼百忧”。塞月,边塞上所看到的月,一般也是给人带来思乡、凄凉的感受,唐白居易《听李士良琵琶》“声似胡儿弹舌语,愁如塞月恨边云”。筵,宴席。燕歌赵舞,古燕赵人擅长歌舞,后以此泛指美妙的歌舞。娉婷,姿态美好之貌。平仄上,上联是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平仄仄;下联是平平平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燕,今读平、去二声,地名读平声。独,《广韵》“徒谷切”,入声。语法上,“旅次凄凉”对“筵前欢笑”,都是状中结构;“塞月江风皆惨淡”与“燕歌赵舞独娉婷”相对,都是主谓结构,其谓语中心“惨淡”是并列结构,“娉婷”是联绵词。上下联整体结构对仗,细节略有不工整之处。